西安事變:日本政府的情報力及影響力失靈
(作者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1936年12月12日,歷史上的今天,爆發民國史上的大事西安事變,在當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輿論氛圍下,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中正。現在看,該事變不僅震撼當時政局,也深刻影響往後的中國走向與日本走向。
西安事變的本質之一,是對日抗戰中的第二次國共合作。日本學者對於民國史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及第二次國共合作非常關注。1990年代初期,當台灣政局出現轉變時,日本學者及媒體特別來台訪問張學良;中期,日本學者仍想追問:「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後期,日本學者引用蘇聯及國民黨內部史料,往前追溯,特別撰寫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專著,由著名的岩波書店出版。
對於前述日本學者的疑問,筆者初步判斷是:西安事變時,日本的情報力及影響力發生失靈,因此他們長期苦苦地研究與追問。從1871年-74年牡丹社事件開始,日本就在近現代中國史扮演重要角色。但1936年12月的西安事變,日本卻始料未及,其對策也失靈,甚至讓中國「一致抗日」的政局更快形成。
日本《戰史叢書》指日本政府對西安事變「毫無所悉」
中國大陸學者王志剛及臧運祜對該主題有較新的研究成果。王志剛以《盛京時報》的新聞報導進行分析,發現日本政府一開始將事變的主使者指向蘇聯莫斯科,但發現錯誤後改指向共產黨;過程中,日本政府鼓動南京政府以武力解決事變,但蔣中正卻很快就被釋放,日方深感疑惑;對於蔣中正接續發展,日本政府判斷其生命無虞,但政治能量走向衰敗。不料,蔣中正竟是後續對日抗戰的最重要領導人物。
臧運祜的研究指出,日本《戰史叢書》中指日本政府對西安事變「毫無所悉」,但其過程「靜觀」的說法則是不對的。當時,日本政府試圖分裂華北,當西安事變爆發後,其分裂華北的政策仍是「延續並促進」。等事變較為明確後,日本政府才持「不干涉」方針與「靜觀待變」態度,但對第二次國共合作仍堅決反對與干預。不過,這個堅決反對及干預無法改變中國「一致抗日」政局的形成。
日本政府在西安事變的情報力及影響力失靈,是民國史中重要的一頁,因為後續中國抗戰成功,日本軍事及政治和平運動(主要針對汪精衛集團)則走向失敗。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日本政府情報力失靈,不代表日本人沒有其他的判斷。日本學者石井明曾在研究中提到尾崎秀實的觀察:尾崎指西安事變不是突發事件,是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的形成,而此運動本質上與日本大陸政策方向不相容。某些傑出日本人在西安事變中仍顯露出獨特的情報觀察,這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