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掃雷操演 「機械式」除雷搭配割刀反制敵方布雷
中華民國海軍持續發展不對稱戰力,持續建造「新型快速布雷艇」,用水雷代替水面艦艇進行大範圍反制及牽制,中華民國海軍艦隊11日於臉書粉專展現機械掃雷操演,模擬通過雷區時,運用掃具掃除敵布放之水雷,開闢安全航道,發揮艦隊戰力。
海軍艦隊在臉書粉專發布訊息,永陽軍艦執行機械掃雷操演,模擬船艦通過雷區時,利用掃雷設備清除敵軍布置在海上的水雷,藉此開闢安全航道。
本次海軍進行的機械式除雷是最傳統簡易的掃雷方式,通常最適合處理如水中氣球般,被纜繩拉在水中的繫留雷,其原理是透過艦體與白色拖曳浮標間的「割刀」切斷纜繩,再予以引爆水雷的方式除雷,或是可派遣水下爆破隊員前去處理及爆破發現的水雷。
照片裡的白色的漂浮載具特別引人注目,它是艦上機械掃雷系統的一部分。而艦上其它掃雷系統還包括一具AN/SLQ-37(V)磁性掃雷系統、一具Mk4(V)/Mk6(B)型聲感掃雷陣列雷達等。
海軍在永陽軍艦上配備的機械掃雷工具,為美國製的AN/SLQ-38機械掃雷系統(Standard Mechanical Minesweep),可應付深度達180公尺的深海繫留水雷,在操作上,通常經由艦尾的吊臂將白色的浮標吊掛至水中,並以掃雷艦航速約8-10節(約每小時14-18公里)的慢速行駛,進而透過割刀除雷。
海軍會依照不同特性的水雷,進行不同的除雷方式,目前最常見水雷大致可分為漂浮雷、繫留雷與沉底雷,同時引爆方式也分為金屬磁性、特定聲波及艦艇通過之水流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帶磁性的金屬船體也是引爆特定水雷的方式之一,因此掃、獵雷艦多採用木製構造的船體,外部使用多層松木包覆或使用碳纖維樹脂外殼,除了大幅降低磁性反應,也能較好的吸收水雷在水中爆炸的震波能力,而甲板上的建築結構則多採用鋁合金作為材料,具備一定的結構強度同時也可以降低磁性反應。
永陽級掃雷艦小檔案
永陽級遠洋掃雷艦原為美海軍進取級遠洋掃雷艦,改裝後移交我國,駐地海軍左營軍港,隸屬一九二艦隊。
該型艦機械設備均採無磁性材質製成,主機噪音較低,聲、磁物理特徵較低,可有效執行水雷反制作業,配有水雷偵測聲納,以分辨水雷類型及位置,並可與水下爆破員合作處理(爆破)水雷,發揮水雷反制及布雷作戰能量,確保航道安全。
排水量滿載:920噸
最大速率:14節
長:52.5公尺
寬:10.98公尺
吃水:4.15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