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f00c46-0cae-47b2-a58d-efebe628ac42

國防部為了實際射擊演練,取消彈殼回收器裝置。圖/軍聞社

國防部:利於實戰射擊不裝彈殼回收器 網友哀嚎當年花一小時找彈殼

發布於: 1 月 12 日標籤:, ,

國防部先前表示,動態射擊一率不裝設「彈殼集中器材」,事後要求官兵撿拾彈殼,若無法全部撿拾,繳交相關資料即可,網友表示國防部此舉是為了省小錢找麻煩,撿彈殼會擠壓到其它訓練時間,雖有繳交資料代替方案,作業程序複雜將可能導致做假文化再起。

國防部9日例行記者會,媒體提出,有關實戰化射擊,槍枝仍裝設彈殼收集器,且事後仍需費時撿拾回所有彈殼的原因。

訓練參謀次長室軍事訓練處長劉慎謨少將回應,訓練是以實地、實務、實戰化訓練為考量,有關射擊訓練,已要求各部隊舉凡涉及到變換戰鬥動作、位置移動、更換彈匣、限制射擊時間等情況時,「一律不裝設任何形式的彈殼集中器材」。據了解,此規定適用手、步(狙擊)、機槍及40公厘(含)以下口徑的槍(砲)。

至於射擊訓練結束後的彈殼撿拾,後勤參謀次長室軍品整備處長陳春忠少將說明,會要求射擊部隊在課間休息或射擊結束後編組撿拾,但如果有遺失、數量不對,由彈藥軍官會同射擊指揮官、安全軍官詳實填寫實況紀錄,包含射擊紀錄報告表、主官保證書等佐證資料,並至地區彈藥庫辦理除帳。

消息一出引發激烈討論,PTT網友回想起「當年一整連花一小時找一個彈殼」、「不理解能減少人力的事不做偏偏要編組人員去搜」、「根本是在糟蹋人」、「擔心子彈外流的做法反而是因噎廢食」。更有網友貼出1990年代星軍在台訓練的影片,上面人人裝備彈殼回收器,並指出其黑色訓練彈是塑膠,不會被撿拾拿去改造,反觀國軍在這方面簡直在走回頭路。

退伍人士表示,允許彈殼沒有辦法撿拾回來的話可進行除帳。但如此一來,原本回收器一道步驟可解決的問題,變成編組撿拾、繳交消耗紀錄、主官保證書、相關佐證資料、至彈藥庫辦理除帳五道步驟,如此高門檻的行政程序成本,讓本就業務繁重的軍士官望之卻步,最後當然還是命官兵再三逐步搜尋,甚至可能導致作假帳文化死而復生。

而未來的義務役男,對軍旅生活的記憶,可能就是從「拔草」變成「撿彈殼」。美、日、韓等外軍皆有裝設回收器的紀錄,可見是否裝設回收器對外軍而言是選擇問題,不解國防部為何將原因歸咎於「實戰射擊」。

贊助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