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中科院海空戰力提升後定契留1/3 院長換人與台版DIU再瘦身
中科院執行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2026年執行完成後,將執行「大瘦身」,中科院長張忠誠表示,定期契約人員將擇優留用,保留約三分之一的員額。
知情人士透露,不止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飛彈量產部分,中科院未來其他業務也將同步大幅度瘦身。
這與院長將於7月1日換人、國防部成立「先進國防科技小組」、美國國防廠商爭取商機等三點因素交織相關。
業界傳出,過去國內有不少國防廠商直通「天聽」,透過國安高層表達關切,有意切入中科院的龐大研發與量產商機。
不過,中科院建立長期配合的「合格廠商名單」,為求供貨品質穩定,與避免預算大餅會被「吃太狠」,前國防部長邱國正同意中科院的主張,並未同意量產能量重新大幅釋出給民間。
而這些「合格廠商」,多數也不願意參加《國防產業發展條例》的認證作業。
據稱,高層推動中科院量能釋放民間,有所謂三步驟。第一是再大力推動《國防產業發展條例》。
第二步,是換下張忠誠,一說與上述未全力配合釋出量能有關,改由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在7月接任中科院長,來執行瘦身和重新聚焦核心科研任務。
第三步,國防部長顧立雄比照美國「國防創新單位」(DIU),成立「先進國防科技小組」,中科院保留飛彈與火工等核心業務,其他非機敏性的項目都要釋出,由先進國防科技小組分配給民間國防產商來加速量產作業。
軍事專家分析稱,這些國內廠商的背後,應該還有與美國國防業者合作的運作脈絡,美方廠商也希望能透過台美合作,賣更多的東西進來。
看更多:
軍用商規無人機/這家全面搶標 14廠商闖魔王關 實戰化驗收七月決選
幕後/軍方推「信賴」軍工體系 美國DIU與台灣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