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稱海鯤號明年11月交艦 專家:整合能力堪憂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日表示,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預計於114年11月交艦,而海軍高效能艦艇第1批6艘已全數交艦,第2批5艘已陸續開工。
監察院113年巡察行政院會議由龔明鑫向監委提出簡報,有關「打造韌性台灣,維護安全與和平」方面,分別提及台美軍購、國艦國造、國機國造與兵力結構調整等四大面向。
在台美軍購部分,龔明鑫提及首批38輛M1A2T戰車已經抵台,同時自2021年以來,連續對台第18度軍售達到3億8500萬美元;其他還有F-16戰車維修關鍵器材,以及AESA雷達後勤支援,以及戰術區域通信系統維持。
在國艦國造部分,包括海軍高效能艦、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交艦,與1000噸級巡防艦「連江艦」交船。
至於潛艦後續艦,則預計至127年投入逾2840億元,籌建7艘後續艦。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台灣尋求美方進行最重要的系統整合部分,最後破局。
由於美方評估風險極高等複雜因素,並未同意協調系統整合部分,最後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主合約商的中科院。
不過,院內高層與軍事專家都搖頭坦言,中科院並不具備潛艦系統整合的能力,目前仍無下文,海鯤號在明年11月就要交艦「根本不可能。」
專家表示,海鯤號檯面上是以魚雷交貨延宕,延後4年結案,但真正問題就在於系統整合,以及後續的海測和作戰測評。
而海鯤號還沒有完成作戰測評,就要展開後續艦的建造工程,也讓專家大呼不可思議。
至於國機國造部分,新式高教機已經交機37架。
另有關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行政院表示,統計截至今年11月,已完訓17梯次、5277人,鑑測合格率達到98.3%。
特別是兵力結構,要調整為主戰、守備、民防、後備等四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