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

高層擬包裹提前敲定水下戰力3大案。圖/總統府照片

專家之眼/原型艦外觀大解密 裝備未到位、帆罩須重製

發布於: 10 月 4 日標籤:, , ,

本文作者: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2023928日宣布首艘國造潛艦在台船舉行「下水典禮」,但是依據受邀的記者後續所提供的現場照片和攝影來分析,可知根本不是「下水」,只是一種「政治(儀式)大內宣」罷了,雖然現場僅能由艦艏前方遠距觀看,還是可從外觀上分析出諸多的疑點。

依媒體報導,海軍當天中午即發布新聞稿承認「電瓶」與「潛望鏡」未到位,是以根本就無法真正的下水,解析相關可能的疑點:

1.由於係在海昌廠房內展示,而且是採取TV影像屏幕展示,因此肯定不是真正的「下水」(連觸水都省了),而是「下水泥地」。

2.依據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所言,研判就是艦艏下方中頻主被動式聲納,由於都被國旗與三色條紋蓋住,因此很可能並未完成。

3.而艦艏前方的6具魚雷管若完成,其外觀其實不具任何機密性,可是亦被遮蓋住,所以研判也是可能未完成。

4.潛艦上部甲板同樣以三色布幔蓋住,顯示還需要作業裝配,因此也尚未完成;同樣未見干擾誘標發射口,因此也可能中科院尚未完成;其次,由於鉛酸電瓶尚未到位,因此上甲板可能仍必保留於帆罩前後方各一個長方形開口,因此也需要遮掩。

5.帆罩上方未有任何桅桿展示(如潛望鏡、通信桅、電戰桅或呼吸管桅),可見亦未完成。

電瓶未安裝,葉片與X型舵比例不太對

6.因為是TV影像展示,都是靜態沒有任何動態,表示電瓶未安裝完畢;但其實可以連接場內的岸電、岸氣、岸水,未如國外慣例,可實施部分動態展示(如潛平衡翼上下動作),顯見內部諸多系統恐未完成安裝或系統測試,而無法通電運作展示。

7.艦尾包覆的7葉片車葉與X型舵翼的比例似乎不太對(可對照德國212級與日本蒼龍級潛艦)

8.由於艦底亦以三色布幔包覆,可見艦底若干系統,如主海水冷卻系統,亦可能尚未完成,因此無法真正啟動下水。

9.不論帆罩上的前翼與新的X型舵翼,外觀似乎已經完成,但總統府官網披露蔡總統與256戰隊官兵在艦艉的大合照中,卻可見X型舵右方上下兩翼之間的前方出現一個「小平衡翼」,先進國家無此設計,惟有以色列第二型潛艦具有這樣的特殊設計。

先進國家無小平衡翼,硬拗下水定義

原因在於以色列潛艦艦長僅57公尺,而我首艘「海鯤艦」艦長約70公尺,理應不會出現這樣的設計,相較德國212型潛艦艦長56公尺和日本蒼龍級潛艦艦長84公尺,都沒有這樣的設計。

因為X型舵本身就有舵翼的綜合性能,但必須由電腦自動操控,若是此翼作為X型舵的功能輔助,可見此X型舵翼系統,在某些可能操作情況下性能將出現些許情況,因此必須增加小平衡翼輔助。

10.帆罩則有奇特的現象,與艦體建造較光滑且焊道較平整的情況比較,卻出現極不平整和且焊道極為粗糙的現象,因此可以判斷是採用較薄的鋼板或鋁製,因為潛望鏡未到位,因此先緊急製作的「假帆罩」(贗品),等到位再重製,另該帆罩左紅右綠的舷燈,尤其周遭固定的鉚釘可知,相較於目前已經使用30年的劍龍級潛艦海龍、海虎號,就可知是個假帆罩。

11.艦艏上方一根突起的「高頻被動截收聲納」,用來被動偵測「魚雷來襲」的,劍龍艦是4根,但比較小,各負責約90度以上的向量方位,現在的電子科技已做成一根,所以會比較大,這算是正常。

12.另外,在艦艏的最前的上方,應該配有「高頻偵雷聲納」,也不知道是有設計,還是裝備沒到位。

以上可知,此次展示就只是一艘「局部外型倉促完成」的潛艦,根本距離真正能夠「下水」的潛艦,似乎還差一段距離,還需要一些時間。那為何要由原本說明灑水,到如此非要在928日進行這種「下水泥地」的儀式,可能無非就是為了「政績式大內宣」與盡快「爭取特別預算」。

個人支持潛艦國造,但是對於這樣違反潛艦的建造原則,改變硬拗潛艦真正下水的定義,實在是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