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疑雲1/多位將領對海鯤艦沒信心 憂作需祕密「被降規」!
潛艦國造原型艦因洩密案,形成互告大亂鬥,多位將領表示,全案都是海昌小組(潛艦專案小組)在搞,最後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他們在檯面上雖不評論,但檯面下多打上問號。
「海鯤」艦在國人高度期待問世「類下水」後,近期媒體更傳出,部分性能略超越日本潛艦,甚至有人提及,是否接近美國核潛艦性能等語。
檯面上風向高度樂觀,但檯面下又有所不同。《路透》則報導,韓國公司或技協人員,因涉及間諜等罪遭審判。
綜合多位國防部將領看法,他們一致支持國軍必須具備新式潛艦戰力,但由於潛艦專案小組以「絕對機密」方式辦理,由國安會諮委、專案小組黃曙光單線指揮,就連負責建案規畫的官員,乃至非業管的海軍將領,都對原型艦的性能沒有把握。
特別是原型艦「海鯤」艦在9月28日下水典禮,是在廠區陸地上的「類下水」,仍有重要裝備並未安裝,總統蔡英文致詞時也說,要繼續完成裝備安裝。
一位海軍極高階的退將稱,國造濳艦外殼既然已如此完整,理應內部大型與主要裝備都已就位,剩下的只是調校工作而已,為何在「下水」典禮時,未見帆罩上未出現濳望鏡桅、呼吸管桅、雷達桅?包括衛星導航接收天線、電子截收天線、敵我識別儀天線、通信天線等裝備。
現任將領也忍不住私下稱,他們真心希望潛艦能做好不是唱衰,但在廠區內下水很好笑,「這叫什麼下水?」「到底這樣行嗎?」;甚至有人透露,其實就連國防部都不知道行不行,大家有所存疑,信心不高。
在內部資訊也完全封鎖下,有重要幹部整理出心中三個疑點。首先,台灣建造潛艦的方式,與國際造潛艦的相關案例並不一樣。
其次,新聞報導潛艦是「八國聯軍」支援,與其他國家由單一國家技術輸出與指導不同;第三,台船和中科院根本不具建造潛艦極為關鍵的「系統整合」能力,相關整合測試,看似問題重重。
「就算做出一條船,會下去、會上來,但作戰需求(作需)就這麼簡單?」這位嫺熟建案的將領擔心,屆時會不會在全案機密情形下,作需會依原型艦實際性能向下修改,如此一來,等於是「被降規」後就結案了。
「或是說先求有再求好,後續還要再來大改。」他認為,那還不如將「建案」改為「科研案」就好,至少應在不涉洩密原則下,讓大家知道性能的最低標準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