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黃偉傑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圖/戎華儀攝

製造業生產指數連17黑 伺服器主機板等需求連4月正成長

發布於: 11 月 23 日標籤:, , , , ,

經濟部23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92.29,比9月增加3.23%,比去年同期減少2.32%;製造業生產指數92.1,年減1.93%,兩者均為連續17個月負成長。經濟部分析認為,製造業10月的表現受全球通膨和高利率影響,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加上產業鏈調整庫存,導致減幅逐漸收斂,其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表現亮眼,連續第4個月正成長。

經濟部23日公布2023年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圖/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去年出口表現不佳,製造業廠商按照訂單接單生產,但終端廠商請上游暫不出貨,導致生產端堆積了不少存貨,現在出口好轉、存貨陸續出清後再增加生產,製造業出清速度略為落後於終端產品,接下來終端需求回升後製造業表現才會相對好轉,加上今年1月逢農曆新年,因此明年1月基期較低,有助於製造業生產指數在2024年1月轉正,今年12月轉正的機率還不高。

製造業中表現最亮眼的還是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年增率12.51%,受AI和雲端資料服務需求帶動,加上新產品訂單挹注,推升伺服器、行動裝置產品需求。黃偉傑指出,歐美的高階伺服器產品大多在臺組裝,因此為晶片、伺服器、主機板等相關產品雙位數成長,在晶片缺貨情況緩解後,產品組裝朝會慢慢湧現。

電子零組件業終端產品需求疲弱,黃偉傑說,大名面板供貨情況良好,備貨潮後挹注製造端的效益將減弱,積體電路方面結束連續13個月負成長,受惠於半導體高階製程和AI,半導體供應鏈持續去庫存,成熟製程則尚未回升,客戶下單態勢仍偏向保守,黃偉傑說,積體電路、手機新品備貨潮高峰已過,接下來2個月要看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是否提升,沒有的話僅能由AI支撐需求,增幅可能因此「在0上下徘徊」。

經濟部預估,隨高效能運算、AI、車用電子等科技應用持續擴張,以及數位轉型商機,加上歐美年終採購旺季備貨需求挹注,可望帶動臺灣製造業生產動能回升。根據經濟部的調查,國內製造業預測11月產量相較於10月,認為持平的有73.2%,認為會增加的有8.9%,認為會減少的佔17.9%,因此經濟部預測11月的生產指數減幅約在5.5~1.2%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