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Hydrogen

國發會預計與日本合作藍氫,佈局進口料源。示意圖/edisonenergy

2050難達淨零排放 國發會:先與日本合作氫能

發布於: 11 月 29 日標籤:, , ,

政府公開宣示2050年要淨零排放,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認為,台灣產業以製造業為主,跟許多以消費性市場為主的國家相比,台灣要達到淨零挑戰比較高,尤其又要非核、要低碳,再生能源是唯一解方,氫能將在未來扮演吃重角色,目前已與日本討論藍氫合作,佈局進口料源。

龔明鑫27日出席中研院「2023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並就「台灣淨零轉型之策略思維」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根據政府公布的淨零路經規劃,2050年的能源配比再生能源將占至少達60至70%,不足的部分則用氫能補起來,約占1成左右。龔明鑫表示,既要非核、又要低碳,再生能源是唯一解方;但台灣要大量產氫很困難的事,用再生能源製造才是真正的綠氫,但台灣再生能源有限的情況下,短期可能先從藍氫著手,如果還是不夠,或許得思考怎麼跟其他國家合作,例如日本、澳洲、加拿大,把他國氫能運進來,「目前跟日本有在討論怎麼合作」。

龔明鑫直言,以現有技術來看,2050年淨零排放是做不到的,不只台灣,全世界都做不到。換言之,科研技術將是推動淨零轉型的重中之重。

日韓的氫能車發展較快,台灣目前還在示範性試驗的階段,年底前會有移動式加氫站,也有廠商已經在做巴士氫能車,預計再過1至2年,台灣會有自己的氫能車。

龔明鑫分析台灣相較其它國家難以達到淨零的3個因素,第一,台灣以製造業為主、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而製造業排碳量較大;很多國家屬於消費性市場,製造較少,難度較低。

第二,在台灣地小人稠、面積有限的情況下,要大量裝設再生能源比較困難;第三,台灣也沒有天然水力發電。考量種種因素,台灣推動淨零轉型,難度相對更高。

將氣化或蒸氣重組過程中之碳排經由碳捕集及封存避免排放到大氣,這種方式產出的氫氣則稱之為藍氫(blue hydrogen)。圖/成功大學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不過龔明鑫指出,最後蔡總統決定要做,因為這不僅是環保或道德問題,而是台灣未來整個經濟發展必須做的事情,全世界都在做,這是一定要做的事。

龔明鑫說,政府公開宣示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意味台灣已經跨上這班火車,但還在車尾,有很多事情要做;政府先後在2022年3月公布路徑圖、同年底發布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並持續完備相關法制作業。政府將在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基礎上,啟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4大轉型策略,其中涵蓋公正轉型的面向,努力做到確保過程沒有任何人被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