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環團_總統候選人氣候政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等環保團體的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12日召開記者會。圖/戎華儀攝

環團提3總統候選人能源政策缺失 籲積極表態回應

由5個環保團體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12日公布「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整理3位總統候選人在2030減碳目標、碳定價、2030電力結構、再生能源、產業轉型、公民參與、公正轉型等面向的政見內容,呼籲3人具體回應環保團體認為政見中不夠周全的地方。環團指出,3人雖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政見,但均未掌握其中的政策關鍵,而且都在迴避探討產業轉型的對策。

環保團體準備將他們對總統候選人的氣候政策評價和要求回應的內容寄給3位候選人,呼籲他們在選舉前盡快回應。

環保團體主張,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應達40%,並在非核的情況下將燃煤發電占比降到10%以下,才有可能達成國際上2030年已開發國家無煤的目標,對照3位總統候選人的政見,2030的燃煤發電占比目標多在14~20%之間,且大多主張重啟核電廠有助於做到無煤,但候選人的主張都刻意忽略老舊核電廠的地震和故障風險,也沒有提及延役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安全評估和審查,最後可能淪為空談。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常務理事李翰林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第28次會議(COP28)希望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配比應達到2020年的3倍,3位候選人的政見中,再生能源配比都在27~30%之間、大同小異,卻都沒有具體描繪不同形式的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例如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地熱和水力發電的比例,環團希望風力發電應達到17%、太陽光電19%,地熱發電應達到GW級的發電水準。

環境部預計最晚2024年初就會制定碳費價格並訂出優惠費率,此舉在環團眼中認為是變相補助碳排大戶更換設備。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3位總統候選人對於減碳目標的態度都缺乏野心,賴清德提出24%太低、不足以保護民眾不受氣候變遷的侵害,侯友宜和柯文哲都沒有訂出2030年的減碳目標。

林彥廷還說,賴清德主張提供企業碳費優惠費率,等於是開後門讓收到的碳費左手進、右手出,環境部參考了英國的碳交易和碳定價模式,因而提供企業優惠費率,但英國有龐大的經費支持,讓企業思考碳定價所應付出的成本,臺灣連基本的碳費收入都不夠厚實,就妄自給予優惠,難以讓企業反應該付的碳價成本,例如鋼鐵業者更換鍋爐設備,讓碳排量從10000萬噸減為9000噸,已經可以減少該付的碳費了,不該有理由再享受優惠費率,否則無法反映真實的碳成本。因此環團主張,2024年起碳費每公噸500元起跳,並在2030年逐年調高到每噸3000元,並且不提供優惠費率,未來碳費的收取應轉為碳稅由財政部課徵,但3位候選人都沒有提出相應的主張和態度。

產業轉型政策也是環團關注焦點,環團認為3位總統候選人對於高碳排產業的減碳都缺乏具體政策。環團指出,鋼鐵、石化、電子、水泥、紡織、造紙等傳統高碳排產業的減碳,對於國家能否達成淨零目標非常關鍵,業者更換設備、更新製程將影響減碳成效,政府應針對個別產業訂出減碳的階段性目標,並從政策工具和監督檢核機制促進業者減少碳排。

對於公正轉型和公民參與,環團認為儘管賴清德和柯文哲都有提到要全民對話,甚至應該是社會運動,卻忽略了民眾對於政策工具的知情權的門檻,政策研擬階段過程不公開,社會對話機制中提供公民了解政策措施的資料不足,將公民參與限縮在淨零永續生活,只辦了一堆浮誇的淨零展,因此無法達到協作的精神,因此呼籲候選人和未來的政府,應該積極改善公民參與品質,並建立氣候訴訟制度,完備公民參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