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出席電電公會鏈結USMCA市場國際鏈結論壇。AC20231215

臺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前財政部長劉憶如。圖/陳毅偉攝

劉憶如談美中貿易戰長期效應:臺仍受損 加強美墨加貿易或為出路

墨西哥是汽車工業大國,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15日與墨西哥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公會透過視訊連線簽署合作備忘錄。臺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指出,國際研究都認為就短期和中期來說,臺灣可受惠於中美貿易戰的轉單效應,但長期來說在兩岸經貿往來頻繁的情況下,臺灣仍會受害,美墨加協定(USMCA)可視為臺灣企業尋找出路的機會。

電電公會15日舉行鏈結USMCA市場國際鏈結論壇,劉憶如在會中指出,地緣政治使得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相形重要,改變了各國進出口和外資投資版圖,更會改變企業的全球供應鏈佈局,美中貿易戰發生以來,美國的貿易赤字不見改善,更轉型為科技戰,聯合國和另一份國際專家的報告都指出,中美貿易戰帶來轉單效應,就短期和中期來說臺灣得以從中受惠極多,但這兩份報告觀察時間都只到2022年,就長期而言臺灣仍會受影響。

劉憶如指出,美中貿易戰開打前,中國佔臺灣出口佔比42%,今年以來我對中國的出口額累計衰退19.1%,若中國的出口表現不好,進口也不會好,中國的進口貨物很多都向臺灣採購,中國接不到歐美訂單,臺灣也就接不到中國的訂單,對外貿易必須找到出路,USMCA的成員國就是臺灣出口的機會,然而對國內來說,若不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關稅障礙和非關稅障礙,難以吸引外資投資臺灣,國內民眾薪資將難以成長。

墨西哥在2022年是全球第四大汽車零配件生產國,也是美國最大汽車零配件供應國,出口的汽車量排名全球第四,主要銷往美國。劉憶如說,USMCA在2020年7月生效,取代了1994年起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促進美墨加三國在貿易上的結合,今年以來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別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第二大進口國,2022年美國自墨西哥進口的產品中,汽車產業、汽車零件、電腦裝置、電子產品、影音設備和通訊設備都是臺灣的強項,過去日本汽車產業就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使得日本加大對墨西哥的投資。

因為劉憶如近一步提到,歐盟實施碳邊境稅(CBAM)使得未來全球碳定價將大幅提高,電動車勢必成為汽車市場的主流,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2023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達1400萬輛,年成長35%,銷量最大的中國銷量占了2/3,歐美位居第二、第三,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達35%,其中有60%來自中國和歐美,臺灣在電動車領域中,車用電池、電機、電控、充電樁、電動車馬達、車用電子控制器、車用顯示器、車用鏡頭、車用LED、汽車控制開關、引擎控制系統感測器、車用傳動零組件等,臺灣都具有優勢。

劉憶如說,美墨加協定(USMCA)成員國中,墨、加都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因此她認為在我國尚未加入CPTPP的情況下,臺灣加強與USMCA成員國在電動車供應鏈方面的合作,將有助於拓展北美汽車產業商機。

贊助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