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花YJ20231221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圖/戎華儀攝

2023台灣光電設置12GW 未達14GW目標但已是史上最高

經濟部長王美花先前曾開出目標,希望2023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14GW,到2025年以前要逐年達到20GW。經濟部統計,全國到2023年底太陽光電裝置量12.12GW,距離經濟部長王美花宣示的目標有1.8GW的差距,比2022年落後目標1GW還多,被媒體解讀差距有擴大的趨勢。經濟部回應坦言確實沒有達標,但達成量已是史上最高。

太陽光電業者指出,自從發生臺南88槍槍擊案後,外界關注太陽光電利益問題引發的種種問題,例如地方勢力介入和利益分配等,加上今年有選舉,導致業者開發案場前多加觀望,想等選後再展開,尤其地面行光電案場開發前與地方居民溝通的過程拉長,整體社會溝通的時間成本增加,地方政府也為避免爭議,放緩光電案場審查速度,導致光電裝置容量成長速度放緩。

能源政策是選舉期間各陣營攻防焦點之一,因此經濟部也在回應媒體報導時強調,至2023年底,太陽光電併網量每年可提供152.8億度綠電,比起2016時可交易的綠電僅60億度已增加超過1倍。經濟部強調,根據產業統計,2025年時國內的綠電需求一年將超過200億度,若不發展綠電,護國群山的產品恐無法出口。

經濟部不諱言,光電發展在政治攻防之下確實影響進度,經濟部已與法務部合作,成立打擊綠能犯罪聯繫平台,若發現不法案件將轉送檢調偵辦。

光電案場的開發,需要增設電力升壓站已便發出的電力併網供電,經濟部在回應中認為,設升壓站等設施遭地方民眾抗議、社會溝通池間延長,也是光電案場併網速度減緩的原因之一,經濟部委請第三方研究,針對太陽光電案場的變電站、升壓站實測電磁波,證明數據小於是內環境背景值,後續要求業者以科學數據持續與地方溝通。

對於光電業者希望政府再推農電共生專區,經濟部表示,會持續與地方溝通說明,並協助地方政府增加審查人力,對於太陽光電設施的建置,持續朝地面型和屋頂型兩者併行推動。

贊助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