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3-12-14 17.44.12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圖/中央銀行提供

楊金龍:碳定價挑戰多、綠色投融資比率低 2050淨零變數

發布於: 1 月 25 日標籤:, , , , ,

央行總裁楊金龍25日到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以「全球化與永續發展-中央銀行的觀點」發表演說。楊金龍表示,世界各國相繼實施碳定價機制,面臨減碳不足、碳定價差異大、碳權交易透明度低等挑戰,會衍生碳洩漏、漂綠的問題,恐怕難以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且綠色金融投融資比率仍然偏低。

楊金龍在演說中引用世界銀行的資料指出,國際間的碳稅或碳交易僅涵蓋全球2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若要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2030年每頓二氧化碳當量價格應介於50至100美元間,目前只有不到5%的碳交易達此水準,部分國家有限度開放中間商和金融機構參與碳排放配額交易和開發相關金融商品,增加了市場流動性並增進價格效率,價格波動因此提高,增加市場投機性。

楊金龍指出,企業過度依賴使用碳權抵換,不從營運面減少自身碳排量,恐降低整體的減碳效果,自願性的碳權交易市場透明度低、碳權品質良莠不齊,恐怕沒有實質減碳貢獻。

楊金龍表示,低碳轉型涉及的資金龐大,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2021至2050年全球低碳轉型衍生的資金高達275兆美元,相當於每年平均9.2兆美元,佔每年全球GDP的7.5%,然而國際金融機構對於投融資推展綠色金融仍面臨挑戰,包括金融機構難以精確評估投融資對象的氣候風險,金融機構的永續轉型需要花費時間和成本,且商品範圍廣泛,缺乏統一定義及衡量標準,容易衍生漂綠的可能,都不利於規劃永續金融政策和追蹤成效。

櫃買中心統計,2024年1月我國發行的綠色債券餘額新臺幣4886億元,僅佔國內債市發行餘額的2.9%;到2023年底國內投信發行的永續發展境內基金共有46檔、規模新臺幣4359億元,僅佔國內投信管理資產規模的4.4%。

楊金龍指出,國內金融機構推動永續金融的挑戰,包括國際規範還處在發展階段,因此國內金融機構內部遵循有困難且溝通耗時,ESG資訊揭露品質不足,永續金融涉及的領域廣泛且複雜度高,分類標準也需要改進。

贊助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