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791492_472432808217003_6805011695219342885_n

又有國安資料與個資流入暗網,資安出現重大破口。圖/中華電信

機敏國安資料外流 中華電子公司或專案外包可疑性最高

發布於: 3 月 5 日標籤:, , , , , ,

近日傳出中華電信包括國軍、外交部,乃至總統官邸對面電路圖等機敏資料,被駭客打包在暗網販售,台灣科大資管所主任查士朝對此指出,初步看來應是子公司或是外包做專案的單位外洩可能性比較大,未來除要增加資安人員編制外,更應採取「資料導向」的管制模式。

去年底,曾發生暗網販售全台1.7 億筆個資,甚至傳出正副總統資訊在內,刑事局分析應是編造資料,近期再傳暗網販售機敏資料文件與採購合約等公文。

台灣從民間、電信公司、政府資訊外洩情形嚴重,政府高喊資安即國安,卻不斷發生破口,防不勝防。

疑中華電專案單位外洩,嚴防中國釣魚

查士朝分析,這次資訊外洩事件看得出來,很多都是電信公司底下接政府標案,或民間計畫的子公司的專案性質的資料;其他部份資料,則可能是有個人的手機被入侵。

查士朝也特別提醒,中國其實有建立「社交工程庫」,會針對台灣重要人士的手機,做釣魚或其他攻擊,這些有風險的特殊敏感性的人士,也可能會被對岸攻擊。

此外,軍方人員的手機要安裝行動裝置管理系統(MDM),但從一些特殊資料取得的手法來看,查士朝憂心,MDM是否會被破解或監控,「現在外界都無法確認」。

過去就曾發生中國透過外部公司,蒐集軍方人員通話資料的連結,所幸被我方查覺和取得,提前預警和進行處理,這次外流資料則是被放在論壇上販售。

「資安問題防不勝防,只要有單一弱點被利用,就可能統統都被拿走。」查士朝強調,除非像科學園區採圍堵限制和管制,但國內很多專案人員公司內部員工,資安意識不足。

雲端丟資料易成破口,應增資安人員編制

例如,內部員工誤擊電子(釣魚)郵件被入侵,或是拿自己筆電裝公司機敏資料,再到處移動,使用公司私有雲或外部公有雲,將資料丟來丟去,反而容易變成破口,「專案人員安全意識是主要問題」。

把工作帶回家,同樣是很大的資安風險。查士朝也指出,這次有些line的對話,但就算是在伺服器也看不到line的加密對話,最大可能性就是手機被入侵。

「單位去做稽核,多只針對程序。」查士朝建議,現在主流是「資料導向」,只要機敏資料遠端存取,就必須符合資安機制安全性,或個人使用電腦符合資安防護等級才能存取。

只要不安全,就不應該上傳雲端,機敏資料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就應該去處理;而遠端存取要再加強,如資安機制安全性。

查士朝並指出,資料外洩有時真假難辨,或是舊資料重新打包,也不可能請大家全部更換資料,另一可思考的辦法為丟假資料,此做法也稱為「毒化」。

查士朝並提醒,很多資安漏洞是駭客利用軟體更新時攻入,或APT攻擊(進階持續性威脅),除了端點安全要特別加強,也應該增加資安人員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