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首飛35週年 傳承升級與勇鷹併飛
IDF經國號戰機在35年前的5月28日進行首飛,漢翔公司今日在臉書貼多張歷史性的老照片,見證國機國造的光輝歲月,當時更間接促進美國同意出售F-16戰機,以及向法國採購幻象2000。
試飛當天在民國78年5月28日,機務、場地、人員、攝影、救護,都已確認完善各自待命,試飛管制室內不分階級,眾人聚精會神,屏息等待,原訂上午10點的首飛,由於天氣變化而略有延遲。
試飛官吳康明老師起動發動機,駕著機號10001的首架原型機進入跑道,隨後鬆煞車,高速滑行,油門持續加大,監控螢幕的數據不斷顯示即時資料。
民國77年12月10日,首架原型機(A1)出廠。
據當年監控的工程師分享:「數十雙眼睛緊盯螢幕上跳動的數字,除了機器聲外,連呼吸聲都聽得到。」
漢翔表示,當機身騰空而起,彷彿全台灣都響起了掌聲與歡呼聲。經過22分鐘的飛行,首飛任務於10:43完美落地。
這一刻,寫進了中華民國的歷史。
所有外界的質疑、猜測,長期的壓力和委屈都得到紓解。吳康明老師回憶,「當時心情非常激動,證明工程人員與維修人員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全國矚目下,A1機由吳康明上校駕駛,以滑行姿態進入典禮會場,他形容這段滑行「背負著全體研發人員多年來的心血」。
在李總統登輝先生命名「經國號」後,IDF戰機正式開啟了緊鑼密鼓測試的時代。
A2機於78年7月29日,由試飛官伍克振上校完成首飛,落地之後在飛機前留下這張珍貴合影。
IDF共有4架原型機,每架各自擔負不同的測試任務,其中編號10002的2號原型機(A2),主要負責低空高速擴張飛行測試。
IDF 2號原型機(10002),是伍克振將軍的座機。
民國80年,伍克振上校執行飛試任務時,遭遇飛機顫振現象,為了爭取更多試飛參數,伍上校不願彈射逃生,而且此時跳傘,飛機勢將於台中市區墜毀,傷及市民,於是他不斷嘗試改正飛機姿態,直至最後一刻,飛機失控於海面墜毀。
伍上校英勇殉職,是整個計畫最為沉痛與低潮的時刻,而他的犧牲為IDF保留了珍貴的測試參數,幫助工程團隊找到導致顫振現象的原因,讓經國號能夠順利量產,也讓其後飛機的測試更加重視顫振現象的避免,後由總統府追晉為空軍少將。
IDF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啟動研發,當自己有了第一階段的成果,就能再擴大。在完成首階段研發及量產後,國防部展開「翔昇計畫」,自民國90年起,用七年的時間,以研製兩架原型機(10005、10006)為標的。
在大鵬前董事長馮世寬大力協調與領導下,單座機(10005)在95年10月4日升空,並在當年國慶日前夕,辦理一場只對漢翔員工與眷屬開放的低調展示;雙座機(10006)在96年3月15日升空,並在兩週後的3月27日,由陳水扁總統為翔昇機命名為「雄鷹戰機」。
109年6月10日,新式高教機「勇鷹」首飛,由路志元、管延年兩位教官駕駛,並由吳康明老師親自擔任地面上的安全飛行員(safety pilot),在兩架IDF的隨伴下,完成首次升空。
距離IDF的首飛,足足間隔30年,「國機國造」終於再次飛上藍天,完成了薪火相傳。
民國80年代,當時清泉崗滑行道旁的土地,仍有部分為農田,三架IDF戰機在滑行道整備時,恰好有農人駕牛車經過,傳統與現代、最慢與最快,形成了極強對比。
這張非常有意思的照片,至今仍在漢翔的史蹟館及會議室中陳列,也是空軍聯隊隊史館、史蹟文物的館藏,足見其經典。
另外分享一則逸事,多年前這張照片公開時,許多人以為是合成圖,甚至還有記者相互打賭。
經國號籌製的過程,我幸運獲選為試飛員,但是背後還有許多的無名英雄。」吳康明老師如是說,而他口中的無名英雄,除了各專業的工程師之外,還有穿梭在產線之間、細心看顧飛機的每一位工作人員。
首飛成功後,IDF隨即展開一系列試飛驗證。測試機最多曾達6架,每架機每月飛行在10架次以上,並且長達5-6年之久,無疑是IDF試飛的黃金時期,期間的辛酸血淚也是旁人難以體會。
漢翔強調,經國號能夠在短短10年間,從無到有,再到光榮首飛,在那個軍備受挫、航空工業剛開始發展的年代,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而漢翔此時發出經國號老照片和相關故事,正值爭取初教機與下一代戰機,也頗有國機國造薪火相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