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魔羯無人機頻傳慘案 解密海軍如何讓銳鳶翻身立功
陸軍接裝中科院魔羯「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不到1年即發生逾20起意外,多架無人機受損,引發立委關注。
中科院對此解釋指出,前述問題主要是受野外樹林地形、建物遮蔽所致,現階段除提醒官兵,應優先選擇良好通視距離的操作環境外,也可藉由中繼操作、降低遮蔽影響來達成作戰效能。
據了解,至於官兵反映魔羯無人機有過熱問題,但均在當初所訂的規格範圍內,主要是因為也有防水設計,因此會有溫度升高情形,都還在合理使用範圍內。
中科院現全權負責所有無人機故障的維修工作,以維持裝備妥善無虞。
事實上,中科院所產製的部份型號無人機,過去部隊頻傳不但操作困難,更常出現鏈路傳輸與「失事」等問題。
對比魔羯,陸軍過去曾經採購銳鳶無人機,也是命運多舛,讓官兵大嘆很難用。
後來國防部因海軍須提升其海上監控能力,於2017年9月1日將更名為「銳鳶」的無人機系統,移交海上戰術偵搜大隊。
由於需要與水面艦艇聯合執行任務,中科院為銳鳶無人機研發了艦用導控系統。
海軍近年來使用銳鳶監控擾台共艦,即時情資回傳,國防部曾發布銳鳶所拍攝監控共艦情形,表現相當亮眼,戰果重大,成為海軍情監偵的好幫手。
只是,海上天候與通訊考驗,要遠比地面複雜和嚴苛,怎會從陸軍轉移到海軍,「反而活了起來?」
軍方人士解密稱,當初陸軍採購時,對於中科院交機的銳鳶「照單全收」。
可是在移交海軍前,海軍堅持必須解決海上飛行起降,與資訊鏈路上下傳輸等問題,更必須符合作戰使用需求,「否則就不點頭。」
據了解,當初中科院專案小組人員依據科學專業提出各種解釋時,海軍仍堅持必須修改至符合需求這條底線,甚至還從北部、東部到南部,進行全台連續飛行測試。
在這場測試中,由各地艦艇中繼傳輸,實地測考完全沒有問題後,才接收這批陸軍既嫌棄又頭痛的銳鳶無人機,反而發揮出極大的作戰效能。